展览

【全民阅读系列活动】“跟随诗词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第二期:山东

来源:系统管理员 | 时间:2021-04-20 10:05:06 | 浏览:881

微信.gif


1.jpg

2.jpg

每一名疲于工作的现代人,都需要身心的抚慰,或是在酒肉里欢畅、或是在山水间玩乐。在忙碌应付社会的百般刁难之后,为何不尝试在白纸黑字中品味众生呢?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享有各种名号的山东是个疗愈身心的好地方,坐落于山东、身为五岳之一的泰山更是人尽皆知的游览圣地。古往今来,它的巍峨、雄奇、沉浑、峻秀总是吸引着各路文人。让我们回望尘封的过去:无数描绘泰山美景的诗篇,正等待我们去寻觅、去发现......

3_副本.jpg


《望岳》

唐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是一名被称赞为“诗圣”的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早年饱读诗书,却无法依此谋得一官半职。

这首诗不辱杜甫“少陵野老”的名号,气宇轩昂、磅礴豪迈,字里行间无时无刻不抒发着杜甫的壮志凌云:重重云雾涤荡胸怀,翩翩归鸟望眼大开。

短短四十字,便把泰山的壮丽雄伟泼洒得淋漓尽致,即便杜甫尚未攀上泰山之巅,也依然能胸怀壮志地作下这首诗篇,字词宏大而不生涩,令人啧啧称赞。




岱宗:泰山。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荡胸:心胸摇荡。

决:裂开。

眦:眼眶。

会当:终当,定要。


诗中的“凌”是指?

点击下方 “链接查看答案

登上

升高





4_副本.jpg

《登泰山》

元 · 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这首诗由元朝散曲大家张养浩所作,他在官场中鞠躬尽瘁,但在写下这首诗时,张养浩正值隐居,所以这首诗显得轻快自然、生机勃勃。

伴随着和风与云烟,目睹着沧海与天际,当周遭的压力尽数消散,当生机盎然的世界逐渐出现在眼前,一名不惑之人自由自在地云游其中,游山玩水、安贫乐道,他神采飞扬地一唱一和,浑然间:整片世界都只剩下齐东野人的欢歌。

诗中的张养浩无拘无束地享受着官场之外的生活,谁能意会到他积劳成疾、逝于任上的结局呢?




齐州:济南。

洪崖:仙人名,也是山名。

笙鹤:仙鹤。


诗中的“井处”是指?

点击下方 “链接查看答案

有井

之处

居处

狭隘






5_副本.jpg

《游泰山六首·其三》

唐 · 李白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




好于游山玩水的诗仙李白,也游历过赫赫有名的泰山,作为著名的浪漫派诗人,他连写了六首诗来记录自己在泰山的所见所得。

朝阳微露,他便登上了山顶,厚重的祥云也拦不住李白萦绕游走、在苍空与大地之间浮游的灵魂;在大自然的手笔下,高山流水一如诗赋一般曲高和寡,恍惚间仿佛睹见了仙童的身影......

这组诗的第三首中,李白将自己的文豪细胞尽数挥洒于幻想和洒脱之中,令这首诗浸染着别具一格的情调。




平明:天亮的时候。

闲:大,广阔。

值:遇到。

青童:仙童。

凋朱颜:这里指容貌衰老。


诗中的“窈窕”是指?

点击下方 “链接查看答案

身材婀

娜的样子

深远曲

折的样





6_副本.jpg

《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元 · 王奕

江右书生枉白头,杖藜始得此山游。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

及下诚明真气貌,方知岁月老春秋。

更须梓就诸公什,焰焰声名万古留。




这首诗由生于元朝的王奕所作,王奕是一名著名的道教人士,但依旧不影响他在古诗词中占据一角江山。

“手心摩挲着红日捷足登上泰山,拂袖掀去尘埃笑看天下苍生。”身为道人,王奕的诗像是飘渺的绸缎一般华丽,他心平气和地在纸上留下了独白,心中却掩盖不住对壮丽风景的热爱。

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透露着王奕不可估量的胸怀,不求功成名就,只愿不枉此生。




江右:江东。

杖藜:拄杖。

佛:通假字“拂”。

梓:雕版印刷时作为刻板的动词。



诗中的“杖藜”是指?

点击下方 “链接”查看答案

一种

植物

拄杖





7_副本.jpg

山峦中埋藏着岁月,湖海里淘洗着今宵。不同的视野、不同的手笔下,呈现着不同的精彩、不同的佳话。在车水马龙的现代,还有多少人能一别世俗的快意,回归自然的安详呢?只希望一篇篇浪漫不羁的诗歌,能存留住记忆深处的水月镜花。

8_副本.jpg


( 图片来源:千库网;文字来源:网络、原创 )

查看答案:https://mp.weixin.qq.com/s/3oszZFp2RL1nWY_i9btGiw


12.png

13.png

14.png

15.png

16.png

17.png

18.png

更多诗词,请看晨星创文中华诗词库


QQ图片201712220830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