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图报道

【剑图国学课堂】第35期|中华汉字故事:孝

来源:系统管理员 | 时间:2024-06-20 16:19:03 | 浏览:539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数量众多,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一定非汉字莫属。

这不仅是因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更是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

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图片1.png 

汉字之美,

美在形义结合,意蕴隽永。

“老”在上,“子”在下,

写就天底下最大的一个字——孝,

也写尽“子扶老”的文化内涵。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自古以来,

“孝”是华夏儿女最为推崇的美德,

更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沉积。

本期【剑图国学课堂】

让我们走进“中华汉字故事:孝”,

一起传承孝道,感悟孝文化。

1718871681999327.png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

即可观看汉字“孝”的故事~


 

汉字小课堂

2.png 

天底下最大的一个字

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问一个女子:“天底下什么东西最大?”女子聪明地回答:“孝字最大。”朱元璋听了这个答案,十分欣赏,并赐给了这个女子千两黄金。这个故事被传承至今,成为了中国传统孝文化中的经典故事之一。

3.png

孝(xiào),汉语常用字,最早出现在33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文中。甲骨文中的“孝”字,上面的部分像是一个长发长者,下面像是一个张开手的孩子,意思是后代扶持着长头发的长者,体现了古人对“孝”的最初理解。发展到金文、小篆时,上面老人的形象更为具体,下面的孩子扶着老人前行。演化到现代,上部简化为“老”字头,下为“子”字,成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孝”字。

 


读唐诗,念亲恩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唐诗,它被称为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4.png

古诗背后的故事

大唐贞元12年(796年),46岁的孟郊听母亲的话,第三次走进了考场。这一次,他终于高中进士。放榜的那天,他骑着高头大马在长安街头狂奔,孟郊高兴地写下千古名篇《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五年后,孟郊被调为溧阳县尉。走马上任的孟郊,第一件事就是回老家接母亲。他回想起自己漂泊半生的悲惨经历,尝尽世间辛酸、人情冷暖,一直以来,只有母亲默默支持自己,无条件爱着自己。一时之间,他感慨万千,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游子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般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至情至真的父母之爱,恐怕是我们穷尽一生都无以为报的。

 

看故事 ,悟孝道

子路借米

5.png

子路,春秋末鲁国卞(今济宁泗水县泉林)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而且特别勇敢。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个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山路,从亲戚家借来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赞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怀橘遗亲

6.png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陆绩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们,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走时,陆绩不小心将怀里的橘子滚落在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并断定陆绩以后必成大才。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畜。

慈鸟尚反哺,羔羊犹跪足。

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孝竹体寒暑,慈枝顾本末……”

劝孝歌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时刻提醒我们莫忘养育之恩。

父母陪我们长大,

我们陪父母慢慢变老,

这种陪伴的另一个名字叫“幸福”。

7.png



阅读推荐

《孝文化故事》

1718871987725817.png

馆藏地点:梅州市剑英图书馆一楼少儿部

索书号:I287.5/688

简介:“孝文化”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与核心。它理应根植于我们每一代人的骨髓,渗透到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听妈妈讲中国故事系列丛书:孝文化故事》运用了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绘本故事的形式,将“孝文化”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加上作者精心设计的亲子互动游戏,有利于我们的孩子快速而深刻地领悟故事的真谛,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保持一颗真善美的心灵。


支持单位:上海川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终审:李梦霞

初审:吴慧玲、朱栢明

编辑:叶舒婷

供稿:潘绮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