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载岁月如歌,八十载记忆永恒。2025年,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这场气壮山河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不朽丰碑。
值此重要历史时刻,我们特别精选抗战主题书目,带您重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愿这些承载民族记忆的文字,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继续披荆斩棘、勇毅前行!
1、《重读<论持久战>》
作 者:杨信礼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馆藏地点:外借书库
索 书 号 :A841/27
I S B N :978-7-01-019874-3
内容提要: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战争的正确主张与战略方针,有力地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为动员全民族坚持抗日战争,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树立了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光辉典范。《论持久战》中贯穿的整体思维、过程思维、价值思维、辩证思维和主体思维,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谋划当代中国发展进步道路,发扬新时代不懈奋斗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魂兮归来:金一南讲抗日战争》
作 者:金一南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馆藏地点:外借书库
索 书 号 :K265.06/47
I S B N :978-7-5502-5420-6
内容提要:若说中国与哪一个国家的关系最难说清的话,恐怕就是日本。 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给日本人以如此巨大的影响。从汉字到围棋,从《论语》到《法华经》,日本人几乎一成不变地从中国学去了这些文化精髓。历史上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日本这样,给中国人如此巨大的伤害。自甲午战争始,哪一次针对中国的战争,都少不了日本;哪一个帝国主义杀人,都不像日本人那样在南京屠城。 中日两国,说不清的关系,道不明的恩怨,皆用这四个字代过: 一衣带水。因为一衣带水,联系方便,影响也方便;因为一衣带水,掠夺方便,侵略也方便。 高层智慧金一南首度开讲,立足战略思维的高度,深度探讨中日两国的民族精神,结合历史长河的纵深,将抗日战争深刻剖析。
3、《港澳同胞与祖国抗日战争》
作 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出 版 社 :团结出版社
馆藏地点:外借书库
索 书 号 :K265.06/25
I S B N :978-7-5126-3501-2
内容提要:港澳同胞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港澳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环境决定了其独特的战略地位和斗争方式。抗日战争时期,香港处于对外宣示中国抗战决心的桥头堡,也是国际友人、海外华侨支援内地抗战的物资中转站。广大港澳同胞心向祖国,与内地同胞同呼吸共命运。在长达14年艰苦抗战的历程中,港澳同胞的救国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冲破种种阻力,用各种方式展开抗日活动。其中,既有物质层面上的支持,包括踊跃捐款、捐物、献金,又有精神层面上的共担与声援,有的还组织回国服务团,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祖国内地抗战的洪流中。港澳同胞为支援祖国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4、《历史不应忘记》
作 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著,沈苏儒、贾宗谊译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社
馆藏地点:外借书库
索 书 号 :K825.4/193
I S B N :978-7-200-13723-1
内容提要:伊斯雷尔·爱泼斯坦(1915~2005) 中国新闻记者。原籍波兰,1917年移居中国,1957年加入中国国籍。童年在天津读书。历任《京津泰晤士报》《北平时事日报》的记者和北平(今北京)《民主》月刊编委。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作为美国合众国际社记者,他曾在台儿庄等抗日前线采访。1942年在重庆任美国《劳动联合新闻》和美国新闻处记者、编辑。1944年,作为美国《劳动联合新闻》、《时代》杂志、《纽约时报》的记者参加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访问陕北和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1945年到美国任《劳动联合新闻》总编辑。1951年应宋庆龄邀请,返回中国参加《中国建设》杂志的创刊工作。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起任《中国建设》总编辑。曾参与《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英译本及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许多重要文件英译文的审定工作。著有《人民之战》《未完成的革命》《从鸦片战争到解放》《记者的笔记本》等。
5、《反攻:1945年中国抗日战场纪实》
作 者:李金明、魏鹿兮
出 版 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馆藏地点:外借书库
索 书 号 :K265/36
I S B N :978-7-5115-3945-8
内容提要:李金明、魏鹿兮编著的《反攻(1945年中国抗日战场纪实)》是部队中青年两代军旅作家,以全新的视角描述抗日战争最后一年,中国军队和日军浴血奋战的纪实文学作品。1945年是抗战的最后一年,也是中华民族从屈辱中奋起的转折之年。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以惨败、惊恐的情绪进入了这一年。美国政府从调解国共矛盾到支持蒋介石的一边倒,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苏、美、英等国需要中国坚持抗战,以确保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也需要苏、美、英等同盟国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配合和支援,以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蒋介石尽失民心,为日后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垮台铺就了必然之路。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展开广泛的人民战争,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提出的“削弱敌寇、发展我军、缩小沦陷区、扩大解放区”的号召,向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的进攻作战。美、苏在结束欧洲战事后,迅速转回东方战场。毛泽东发出号召:开展对日寇的最后一战;苏联红军对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美国在日本本土投下原子弹……在极大压力下,日本天皇被迫发表“诏书”宣布投降。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者作为军人,能够跳出军事战场的拘囿,从政治、文化、外交以及一些关键历史人物的作用、细节对历史的影响方面诠释这场战争,非常难能可贵。回顾、审视、反思这段历史,正是本书的鲜明特点。
6、《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
作 者:张丁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馆藏地点:外借书库
索 书 号 :I266.5/6
I S B N :978-7-300-21133-6
内容提要:《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收录了左权、吉鸿昌、张自忠、戴安澜、蔡炳炎、谢晋元等抗战先辈近100封家书及其背后的故事,图文并茂,鲜活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长达14年的抗战心灵史。
其中既有热血男儿从沙场写给亲人的绝笔,也有严父慈母对子女的叮咛;既有兄弟之间的同心同德,亦有恋人之间的款款深情;既有战场的硝烟炮火,也有乱世的颠沛流离……国破家亡,民心凝聚,全民抗争,精神屹立,最终取得胜利。
穿越历史硝烟,重读这一封封感人肺腑的抗战家书,足以令人动容。
7、《烽火忆抗战:抗日战争口述史料合集》
作 者:汪新
出 版 社 :华文出版社
馆藏地点:外借书库
索 书 号 :K265.06/15
I S B N :978-7-5075-4442-8
内容提要:《烽火忆抗战:抗日战争口述史料合集》系由《中国党史资料》《中华魂》《统一论坛》三家杂志于1995年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向海内外征文征集到的抗战口述史资料结集而成。稿件不仅真实再现了我国全民抗战的主要历程,也充分展示了民族危亡之际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慷慨赴义、不畏强敌的时代精神。
8、《我的抗战:300位亲历者口述历史》
作 者:《中国传奇2010之我的抗战》节目组
出 版 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馆藏地点:外借书库
索 书 号 :K265.06/Z550
I S B N :978-7-5057-2831-8
内容提要:崔永元自筹巨资拍摄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我的抗战》,于2010年11月15日在全国84家电视台同步播出,同名图书《我的抗战》震撼上市!
《我的抗战:300位亲历者口述历史》呈现了纪录片的原貌,展现了历史画面的原生态魅力,同时逾越了电视表现“不可为”的边界,还原了编导们深为憾惜地割舍的精彩内容,在电视初编的大量资料基础上,做了颇有历史深度的延伸。
全书由300位抗战老兵真情讲述,由一个个独立的抗战故事组成。首次将战俘、伪军作为历史正面叙述的主角;重新为中国空军、文艺抗战者、情报工作者、修路民夫、知识分子等找到了合理的历史位置;描述了抗战过程中的爱情、友情、亲情;呈现了正面战场的22次重大战役,以及敌后战场的几次辉煌战斗,包括百团大战、松山之战、平型关战役等。
震撼再现战争画面通过这些普通亲历者的细节讲述,还原最真实的抗战八年,纠正一直被误读的历史,表达战争中丰富的人性。
该书被称为“首次披露掩埋半个多世纪的抗战真相”、“历史教科书上不可能有的传奇”!
9、《亮剑》
作 者:都梁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馆藏地点:外借书库
索 书 号 :I247.5/12170
I S B N :978-7-5502-3495-6
内容提要:都梁家国四部曲之《亮剑(新版)》是一个关于“军魂”的故事。主人公李云龙是一个叱咤风云、百战沙场的职业军人,是一个一生都在血与火中搏斗的名将。他的人生信条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在战争与和平的时空转换中,他的人生注定充满悲欢离合,无论是政治生命,还是爱情。
作者用冷静的笔触,刻画了李云龙及其战友们极其生动的形象和充满传奇性的故事,读来令人手不释卷,厌倦不能不深思感慨,落泪。
终审:李汉兴
初审:钟鸿圣、朱栢明
编辑:叶舒婷
供稿:廖伟兴